真正困难的,不是路途艰险遥远,而是出发本身
在家工作已经两年半了,虽然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但是自己在两年半以前就决定要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别人工作。我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勇气,当时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非常清楚自己后面要怎么做,然后就做了这个决定。
这种行为模式非常类似于当年自己从成都骑自行车回广东,当时自己对骑行并不了解,也没有地图,只是自己简单在网上规划了大概的路径,就开始出发了。在出发的时候自己甚至还不会用山地自行车的调档功能,反正就是出发了。后来发现真正困难的,并不是路途如何遥远,而是出发本身。
如果你选择迈出第一步,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出发前有很多顾虑和考虑,这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成为我们出发的阻碍。在出发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应该奢望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
在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后面的财务状况会如现在这般,同时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进入到crypto领域进行投资。毕竟这是一个巴菲特和芒格都非常唾弃的地方,偶像对crypto的唾弃,并没有阻碍我进入这个领域。我进入这个领域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分析研究。
我是抱着早期投资的mindset进入这个领域投资的,我对早期投资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希望在浪潮来临之前就可以布局有潜力的标的,而crypto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每个有希望的领域,在早期阶段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规范和投机行为,但这是行业发展所必然经历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这样的领域最后都会真正有希望。
自己一路走来,可以说谋定而后动,也可以说是招招险棋,但我从没有后悔过最初做出的这个决定,甚至我现在的心境是有点庆幸当初在情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因为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每一分钱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赚取。这是压力也是动力,让我每天都保持学习的心态,在行动上也是如此,我不断学习。以求成为更好的投资者,我花了很多时间在crypto的研究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让我觉得在逻辑上形成了自洽,虽然对很多东西仍然是不清楚的,但是利用这套方法论我可以很快筛选项目,大部分项目都在第一轮初筛的时候就被过滤掉了,剩下的项目我再好好看看。我想这种方式是非常高效的。
在币圈投资,我们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才不至于被价格和各种各样的噪音所影响。追求真正的长期投资价值,对于早期项目而言,是赚取超额收益的关键。而不是追涨杀跌和追逐热点。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保证我们的认知是对的,我们所选择的标的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在crypto,我们需要明确到底价值来源于何处?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什么?其实币圈的价值和股票的价值是具有共性的。价值来源于未来持续的自由现金流,币圈可以做到长期可持续的自由现金流的项目其实是很少的,尤其是现在还处在早期阶段,很多领域还看不到清晰的未来。
价值投资在股票领域本身就不多,在crypto就更少了。所以我看到很多人根本不在意所谓的自由现金流问题。在crypto,自由现金流对应的是良好的价值捕获机制和能力。
未来最有价值的协议代币是协议的收入为零,但是代币持有人/质押人的收益率很高的项目。
把协议创造的所有价值都给到代币持有人/质押人的项目,具备了成为有价值项目的基础条件。在这个条件之上必须要形成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可持续在币圈比在其他任何资产类别中都要重要,因为币圈的竞争是极端激烈的。
我们需要寻找拥有可持续的强大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并且拥有良好代币价值捕获机制的项目。
有很多没有价值捕获能力和机制的项目代币有可能会在某一段时间内疯涨,忽视它。让我们把资本专注在真正创造价值的协议中,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谁对谁错。
股票的增长需要考虑资本投入,那么crypto项目的增长也要考虑资本投入,计算资本投入的有效性和回报率是衡量一个生意质量的重要视角。对于股票来说,ROIC太低则没有投资价值,对于crypto项目而言,补贴无法形成有效用户留存和活跃,就是没有价值的。
crypto的模式使得通过通货膨胀来支持持续的补贴成为可能,补贴没问题,只要不是超量的补贴,并且补贴的确带来了可持续的增长,同时补贴和收入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拉近。
补贴金额和收入金额的拉近速度越快越好,说明补贴的确可以创造可观的收入,那么取消补贴的时间点将会更近一些。
补贴本质上是通过稀释那些不参与网络建设的持币人的份额来达成的。相当于是这些人在补贴网络建设者,所以这种补贴并不是来自于协议本身,当然如果国库的协议代币不参与网络建设,也会面临被稀释的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国库要不参与网络建设,要不可以通过获取通胀的一部分来对冲稀释。
由于代币的买卖交易一直在进行,意味着补贴方并不是固定的一群人,而是变化中的一群人,所以这让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可持续。相当于变动中的一群人不断通过众筹的方式去补贴协议的建设参与者。
这是一种比VC更加先进的模式,初创公司融资金额是有限的,在用完之前就要继续融资,不然公司就破产了。但是crypto可以通过设置通胀率和新增token分配方式的变化来向市场持续融资,相当于协议每时每刻都在融资。
这增加了补贴的可持续性,换句话说,又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很多协议也许并不认为增发token花的是真金白银,因为都是凭空印发的代币。但其实是对非建设性质的代币持有人的持续稀释。
去中心化协议可以通过代币经济学的设计,让费用支出隐性化。比如通过补贴网络参与者的形式,其实是费用支出的,现在变成了协议的通胀奖励。如果补贴金额远高于所创造的收入,则可以视为协议整体是处在严重亏损的状态。现在几乎所有协议都是如此。
去中心化协议因为要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才能够履约服务,所以补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以实现在不补贴的情况下就实现去中心化网络和协议的正常运行,那么意味着这个网络或协议的成本很低,盈亏平衡点很快就可以达到。
有些时候补贴并不是以通胀的形式进行的,而是以费用奖励的方式进行的。比如uni需要激励的主要参与者就是做市商/流动性提供者。他们把所有手续费用都给到了他们,但是代币持有人没有分得任何收入。
补贴的目的除了让去中心化协议和网络正常运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产生可持续的现金流。如果产生不了,那就是无效的,至少对于代币持有人来说无效的。
代币经济学的设计不能牵强,必须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真实需求来设计,比如存在slash风险的协议就真实存在保险金的需求,所以质押代币成为保险金这种设计就是非常贴合实际需求的。
livepeer的视频转码成本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1、协议大量补贴LPT代币给节点运营商;2、连接进协议的GPU设备很多是闲置设备。
币圈其实存在着大量的泡沫,很难根据静态的估值方法来进行估值,很多时候其实是默认现在的估值是合理的,如果下一阶段的发展超越预期就会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上涨。
但经历一轮牛熊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大量协议代币的价格是暴跌的,人们意识到协议的发展不如意或者是太早期了,还没有跟上估值增长的速度。
lens除了数据所有权和内容货币化等功能外,其实还有一个层面之前谈得不多。那就是把社交图谱抽象出来,所带来的数据格式统一。
数据所有权和内容货币化,其他web3 social都可以做,只需要模仿lens就可以了。lens最强大的并不是这些特性,而是它的基础架构。从一开始就本着成为数据标准去的。这意味着它不在意UI等前端,他们做的事情都是后端和底层。
让所有dapps都可以非常方便地集成lens,也许在未来,绝大多数都是集成lens,赋予自己的dapps以社交的功能。人们并不需要登录特定的web3 social dapps,就可以满足社交的需求,社交将会变得无处不在。
比如你用钱包连接uniswap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是否登录lens,如果登录了lens,你会看到你的最新社交网络页面都有什么动态。
或者lens profile成为了最为庞大的DID系统,每个人都有一个或者多个lens profile,这是他们的身份识别标志。